参考消息网11月8日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1月3日发表题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不仅便宜——而且越来越好》的文章,摘编如下:
如果不是因为船舶短缺,特斯拉本可以在最近一个季度交付更多汽车。它在找到离开上海的船舶运力方面遇到了困难。这也难怪,因为中国最近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超过20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超过50%。这不仅是因为西方汽车制造商把中国作为出口中心,而且中国本土品牌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中国汽车的需求方主要在欧洲——汽车的诞生地。在欧洲,供应链短缺、能源危机和乌克兰冲突继续影响着汽车制造商。
由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在中国丢失市场份额,在本国也面临这样的风险,因为在那里,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占到了电动汽车市场5%的份额。
为满足对电动汽车和车载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汽车制造商做了多年准备,现在它们正在取得进展。全球汽车制造商正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合作,为它们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一定程度上由于政府的慷慨支持和有利于国内生产商的产业政策,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主导了迅速发展的本土市场。
它们还在中国消费者需要的软件和信息娱乐功能方面走在前面。除了特斯拉,西方汽车制造商都没能跟上。
中国的机遇很明显: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品牌忠诚度尚未确立,目前的电池动力车型往往非常昂贵。西方汽车制造商故意忽视了欧洲市场的预算端,认为高价格、而不是高销量将带来超高的利润空间。
中国企业现在正利用其规模经济,向欧洲运送有价格竞争力的汽车。中国的雄心之大在今年10月的巴黎车展上展露无遗。在这次车展上,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都展示了数个在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车型。
但要更好地打造中国品牌、经销商网络和服务中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比亚迪上月与德国租车公司西克斯特达成了订购约10万辆电动汽车的协议,这将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意识。
不足为奇的是,中国公司收购的名爵和极星等西方品牌最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