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济南发布

3月24日上午,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济南举行通报会,正式向社会通报2021年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情况,并发布《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研究成果。

《报告》显示,2021年山东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创新水平指数达到187.08%,较上年提高27.3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上年。

从评价结果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创新资源指数达到129.36%,较上年提高4.12个百分点。二是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全省技术交易活跃,有效发明专利倍增,创新产出指数达到237.94%,较上年提高65.34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指数达到179.85%,较上年提高25.02个百分点;四是创新绩效水平稳步提升。创新绩效指数达到134.81%,较上年提高4.64个百分点。五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指数达到274.15%,较上年提高41.01个百分点。六是区域创新发展更趋协调。各市之间创新能力差异系数较上年减少,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局面有所改善。

总体来看,全省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比如:“十三五”以来,基础研究经费首次出现下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及占比下滑,东西部创新能力依然有较大差距等。

《报告》显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超过100%的是济南、青岛、淄博、威海4市;指数在80%至100%之间的是烟台、东营、滨州、聊城、潍坊、泰安6市;指数在60%至80%之间的是日照、枣庄、济宁、德州4市;指数在60%以下的是临沂、菏泽2市。

从各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次较上年变化看,位次上升最多的市是聊城,上升了6位;其次是滨州,上升了2位;枣庄、烟台、潍坊各上升了1位。位次下降最多的市是德州,较上年下降了6位;其次是泰安,下降了3位;济宁、东营各下降了1位。其他市位次与上年持平。

从各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上年变化看,16市均实现正增长。提高幅度超过20%的是聊城、滨州、枣庄、潍坊、济宁5个市;提高幅度在10%-20%之间的是日照、烟台、菏泽、临沂、青岛、济南、威海、淄博8个市;提高幅度在10%以下的是德州、泰安、东营3个市。

从各市科技创新一级指标看,济南、青岛、滨州3市创新资源指数居全省前三位;济南、淄博、枣庄3市创新产出指数居全省前三位;威海、济南、聊城3市企业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位;东营、青岛、济南3市创新绩效指数居全省前三位;烟台、青岛、济南3市创新环境指数居全省前三位。

《报告》指出,各市区域创新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各市科技创新能力全部提升。增长最高的是聊城,增幅为36.37个百分点,增长最低的是东营,增幅为7.58个百分点,全部实现正增长。二是济南、青岛双核引领作用进一步突出。济南、青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辐射带动省会都市圈和胶东都市圈城市创新水平有较大提升。三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济南、青岛、济宁、烟台、潍坊、东营6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总额的比重超过1/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省总额的比重接近70%。各项指标均较上年明显增长。在全省及各市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初淄博、威海、日照、临沂、德州5市列入科技部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四是三大经济圈内协同创新成效显著。省会经济圈七市中,有6个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跻身全省前10位。聊城、滨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上年提高幅度列全省前2位。胶东经济圈五市中有3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跻身全省前5位,五市发明专利申请量4.33万件,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了全省的1/2。鲁南经济圈部分指标增长速度较快。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达到15.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技术合同成交额及发明专利申请量方面,增速也超过了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发展潜力较大。(杨焱明)

标签: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