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草、美人蕉、佛肚竹……走进东湖新村,白玉兰散发着香味,鸟鸣声不绝于耳,一幅鸟语花香的生态景观。走进东广场,又仿佛一脚踏进了湿地,下沉绿地、植草沟、旱溪等海绵城市的理念随处可见。老年人选择在风雨亭聊天晒太阳,儿童戏水池深受小朋友喜爱,慢行健身径备受年轻人喜欢。
“东湖新村”四个大字和沿路的白兰树见证着社区的变化。在东湖新村社区党群服务站内,一整面历史文化照片展示墙记录着这座幸福小区的发展历程。这座筹建于1979年的小区,开创了中国内地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第一个引进港资开发的住宅项目。
然而,随着年代久远,社区设施逐渐陈旧。占地8600平方米的东湖新村东广场,活动场地少,灌木较多,树阴浓郁,空间幽闭。周边道路为广场砖,雨天易形成积水。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越秀区对东湖新村东广场开展微改造,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改后梳理8个活动分区和连续的廊道、开放入口,提升社区空间活力。采用坡道代替台阶,方便人们进入场地,增强空间无障碍及可达性。梳理植物空间层次,增加观赏性强的乔木及湿生植物,减少灌木层,打造疏朗的植物景观。并在广场设置慢行健身径(透水铺装),串联中心广场、儿童旱溪池、风雨亭等空间场地,打造景观体验型海绵社区。
“我出家门就可以在连廊处欣赏景色了,也可以看楼下热闹的场景。”如今已经98岁的李庆符,当年是东湖新村的建设者之一,也是社区四十年蝶变的见证者。李庆符的儿子说,环境好了,人气旺了,社区焕发了新气象。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广州市共有7个社区入选,越秀区东湖新村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工作日的上午,两个穿着居家服的女士一边拉家常一边扫落叶。原来,张女士和欧女士是退休后自发打扫广场卫生,帮忙维护广场环境。放下扫把拉藤草、拿起扫把扫落叶,张女士的动作非常娴熟。“看到脏就搞一次,基本天天都要拔草。”张女士说,就当锻炼身体。“我不觉得辛苦,社区是我家。”烫着一头卷发的欧女士笑呵呵地和邻居分享每天的日常。
标签: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