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为了进一步挖掘质量基础设施协同优化的地方经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精心组织力量,系统谋划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厦门市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的基本情况、创新模式、主要举措,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优化、助力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资料图)
图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政检企协作签约仪式
一、创新做法
厦门市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要求,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协同服务模式创新行动、协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协同服务能力强化行动为抓手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升协同服务水平。
(一)开展协同服务模式创新行动,增强协同服务高效性
一是设立协同服务大厅。以厦门市质量技术评审服务中心等窗口服务骨干为成员,试点实行“首问负责制”,接受企业在计量检定、标准服务等质量方面咨询服务,探索协同服务试点经验。二是建立协同服务工作站。将市场监管所打造成协同服务工作站,按照“一所一席”的原则配备“服务首席”,创新“企业点单、窗口接单、科室派单、专人跟单”服务模式,建立“企业-工作站-技术服务机构”协同服务传导模式,及时收集、传导、反馈企业服务需求和技术机构解决方案。三是建立协同服务基地。依托国家LED中心等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平板显示计量测试中心(厦门)建立协同服务基地,推广运用最新技术、标准信息、规范要求和管理工具等。四是打造协同服务集聚区。依托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基础,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厦门检验检测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开展协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增强协同服务满意度
一是开展协同服务需求调查。以辖区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等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需求调查,充分掌握规模、数量、结构等情况,找准问题短板和突出需求,为精准开展协同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推出精准协同服务套餐。按照不同规模企业需求,整合打包多款协同服务套餐,方便大中型、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服务。建立多领域于一体的NQI特派员制度,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更加精准的服务。三是搭建协同服务线上平台。建设并完善“e鹭协同”服务平台,上线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地图”,并与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合作,衔接质量基础设施优势资源,推出“互联网+检验检测”云服务,零接触网上办理检验检测事务。
(三)开展协同服务能力强化行动,增强协同服务生命力
一是强化协同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增强国家LED中心、国家场车中心等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平板显示计量测试中心(厦门)的技术能力。发挥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智库作用,加强对台标准化研究和交流。主动融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产业需求和合作模式研究。发挥总部企业、跨国公司等作用,推动技术交流合作。二是强化协同服务人才队伍保障。以企业、产业、区域需求为导向,培养协同服务人才队伍。在市场监管所和技术机构设置“服务首席”,帮助企业对接技术机构,推进协同服务便捷受理。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专家资源,组建协同服务专家团队,量身打造“质量服务菜单”。三是构建优化协同服务高效模式。集成试点先行滚动实施、“一站式”组团帮扶、服务首席跟单、质量特派员入驻、“实验室”共享服务等五大机制,提升“一站式服务”事项占比,推行政企直通车、企业服务快线等,推进“就近办”,引导群众安装“闽质通”“服务地图”等“掌上办”,精准推进“6条产业链”强劲发展,闭环解决企业反馈问题,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图为厦门市智能家居产业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之问诊企业专项服务行动
二、主要成效
一是助力服务效能提升取得新成绩。2021年,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7项、国家标准2176项、行业标准1782项,认证获证组织数和证书数均居福建省第一。2021年,厦门市获批建设总投资约1.4亿元的厦门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获批筹建“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厦门分中心”,为厦门市近千家单位检定校准疫情防控用体温测量仪器共2.14万台件。加快兑现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质量奖等资金奖励1.31亿元,减免检验检测费用5348万元。
二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获得新突破。2021年厦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01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709.13亿元、175.54亿元、1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13.1%、1.0倍。
三是助力质量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厦门市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工作考核连续6年获评A级等次,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92.05,新增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36.6件(居福建省首位),拥有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累计20家,工业产品、食品、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相关启示
一是创新组织模式,才能更好释放协同服务潜能。组织模式直接影响组织运作效率,在资源禀赋相同情况下,不同组织模式产生不同社会价值。厦门市创建的“大厅-基地-工作站-集聚区”为一体的多级服务协同模式,形成服务“一张网”,最大程度释放了服务潜能。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力量,有效提升协同服务社会性;能够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质量服务需求,有效提升协同服务差异性;最大程度扩充了协同服务类型,有效提升协同服务多样性。这表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发展导向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潜能,充分释放各种要素活力,充分满足不同服务需求。
二是坚持质量至上,才能更好增强协同服务优势。质量是企业长远生存的根基,是企业竞争的免死金牌。厦门市坚持以质量第一的理念开展协同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显著增强了协同服务优势。厦门市在协同服务中狠抓质量提升的做法,抓住了服务支撑能力建设的“牛鼻子”,增强了协同服务竞争力;下好了需求调研的“先手棋”,增强了协同服务有效性;打好了服务套餐设计“组合拳”,增强了协同服务精准性。这表示要取得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的长足进展,就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增强协同服务的竞争力、精准性和满意度。
三是强化信息支撑,才能更好提升协同服务体验。数字化能够有效改进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厦门市深入打造协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应用场景,极大改善了协同服务体验。一方面,突破时空限制,最大范围共享协同服务信息,最大力度宣传协同服务品牌,最大限度受理协同服务咨询。另一方面,改进服务效率,最大程度优化协同服务流程,最大幅度减少协同服务时间,最大强度增强协同服务效果。这表示要想开创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良好局面,就必须牢牢抓住数字化革命浪潮的机遇,将质量基础设施协同业务与信息支撑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信息支撑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业务创新和产业革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佰尚)
标签: 基础设施